共享單車這一創(chuàng)意在中國自誕生起,就迅速占領了自行車王國,其出現(xiàn)也為解決從離開地鐵站或公交站到最終目的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。然而,中國現(xiàn)在需要應對另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——被損壞和無人認領的自行車如何處理?
據西班牙《公眾》日報網站7月21日報道,小黃車不再穿梭于馬德里的大街小巷,人為破壞和基礎設施不足導致中國這家無樁共享單車企業(yè)來到西班牙還不足一年就黯然退場。ofo公司消息人士稱,出于戰(zhàn)略考慮,該公司將只在3座歐洲城市開展業(yè)務,分別是巴黎、米蘭和倫敦。
ofo公司西班牙運營負責人德里斯·伊伯曼蘇爾說:“的確,最初我們將其歸結于人為破壞。”伊伯曼蘇爾提到,曾發(fā)現(xiàn)數(shù)十輛小黃車車座受損、后車燈脫落,一些自行車被遺棄在空地上,另一些甚至被扔到曼薩納雷斯河中。
“ofo是共享單車的先行者,與其他任何開路先鋒一樣,我們收獲了成功,也遭遇到一些挫折,”伊伯曼蘇爾說,“我們更愿意關注積極的方面,我們吸引了10萬名用戶,也統(tǒng)計到20萬次騎行記錄,這意味著我們避免了180噸二氧化碳被排放至大氣中?!?/span>
另據泰國《民族報》網站7月23日報道,在高峰時期,中國各大城市共有大約80家公司提供2300多萬輛自行車。然而,這大大超出了市場需求,自行車泛濫的問題令各地政府發(fā)布共享單車行業(yè)的指導方針。
僅僅一年之內,數(shù)十家共享單車公司破產,用戶無法取回押金。根據去年8月官方估計的數(shù)字,全國范圍內消費者已經為使用共享單車支付了100億元的押金。
報道稱,惡意破壞、盜竊和使用不當導致了高額的維護成本,這也是一系列共享單車企業(yè)失敗的原因之一。在北京,一些共享單車被丟棄到河里或什剎海、后海和其他公園的湖中,同時,一些自私的使用者用自己的車鎖將自行車鎖起來,將其據為己有。那些“死亡”自行車多數(shù)已經不能使用,工人修復它們的速度跟不上它們被破壞或受損的速度。
報道稱,“自行車墳地”正成為一些城市周邊怪異的新地標,但由于鋼鋁價格過低,舊金屬回收企業(yè)并不愿涉足這些“自行車墳地”。
如今,中國的共享單車行業(yè)已經走向全球,在亞洲、歐洲一些國家以及美國的首都和大城市落地。很多報告說,困擾中國共享單車行業(yè)的問題也在那些地方出現(xiàn),其中最突出的是供應過量和惡意破壞。
最終時間將會證明,共享單車是天才的創(chuàng)意,還是不合時代的產物?
原標題:小黃車馬德里黯然退場 外媒:共享單車“退潮”留諸多問題